您现在的位置: 新生儿窒息 >> 疾病病因 >> 正文

儿科丨内分泌疾病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1/12/12 14:23:31

4.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(又称呆小病或克汀病)分为两类:散发性(先天性)与地方性(缺碘)

(一)散发性先天性甲低

1.甲状腺不发育、发育不全或异位:这是先天性甲低最主要的原因,约占90%,亦称原发性甲低。

2.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:这是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第2位常见原因

3.促甲状腺激素(TSH)缺乏

4.甲状腺或靶器官反应低下

5.母亲因素:母亲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或母亲患自身免疫性疾病,存在抗甲状腺抗体,均可通过胎盘,影响胎儿,造成甲低,亦称暂时性甲低,通常3个月内消失。

(二)地方性先天性甲低   多因孕妇饮食缺碘,致使胎儿在胚胎期即因碘缺乏而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。

临床表现

(一)新生儿期:过期产,出生体重大于第90百分位,生理性黄疸延长达2周以上,便秘(因为肠蠕动慢),反应迟钝,喂养困难,体温低(常小于35度),四肢冷,皮肤出现斑纹或有硬肿现象

(二)多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常在出生半年后出现典型症状。典型表现:特殊面容,面部粘液水肿,眼睑水肿,眼距宽,鼻梁宽平,舌大而宽厚,常伸出口外,皮肤粗糙,干燥,精神运动发育迟滞,腹部膨隆,常有脐疝,患儿身材矮小,呆板、淡漠,生理功能低下

地方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

在胎儿期碘缺乏而不能合成足量甲状腺激素,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。临床表现为两种不同的类型,但可相互交叉重叠:“神经性”综合征: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、痉挛性瘫痪、聋哑、智能低下,但身材正常,甲状腺功能正常或轻度减低。“粘液水肿性”综合征:临床上有显著的生长发育和性发育落后、智力低下、粘液性水肿等。血清T4降低、TSH增高。约25%患儿有甲状腺肿大。检查如T4降低、TSH明显升高即可确诊。新生儿筛查前多采用出生后2~3天的新生儿干血滴纸片检测TSH浓度作为初筛,结果大于20mU/L时,再检测血清T4、TSH(T4减低、TSH升高)以确诊。(母婴保健法检查两种病:先天性甲减与苯丙酮尿症※21三体综合征为产前检查时作的不是母婴保健)

治疗在生后1~2个月开始治疗者,较少遗留神经系统损害,因此治疗时间越早越好。

1.甲状腺素最有效的药物   

(1)不论何种原因造成的甲状腺功能减低症,都需要甲状腺素终生治疗,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;   

(2)应从小剂量开始,每1~2周增加1次剂量,直至临床症状改善、血清T4和TSH正常后,再以维持量使用;   

(3)常用药物包括L-甲状腺素钠,婴儿用量为每日8~14μg/kg,儿童为每日4μg/kg。初始剂量:6mth8-10mg/kg/d,6-12mth5-8mg/kg/d,大剂量为每日10-15mg/kg

2.用药监测及随访   

(1)甲状腺素用量不足时,患儿身高增长及骨骼生长迟缓,用量过大则可引起烦躁、多汗、消瘦、腹痛和腹泻等症状。由于个体差异甚大,因此用药过程中应进行血清T4和TSH的监测,随时调整剂量;

(2)在治疗开始后,应每2周随访1次;在血清T4和TSH正常后,可改为每3个月一次;服药1~2年后可减为6个月1次。

3.应采用个体化治疗。治疗开始越早越好,

执业医师丨儿科

儿科丨新生儿窒息

儿科丨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

儿科丨营养和营养障碍

儿科丨儿童保健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

儿科丨生长发育

儿科丨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

儿科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

儿科丨新生儿溶血病

儿科丨新生儿黄疸

儿科丨新生儿败血症

儿科丨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

儿科丨遗传性疾病

儿科丨免疫性疾病

儿科丨感染性疾病

儿科丨消化系统疾病

儿科丨呼吸系统疾病

儿科丨结核病

儿科丨泌尿系统疾病

儿科丨小儿造血系统疾病

儿科丨神经系统疾病

儿科丨心血管系统疾病

??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加入医学联络官俱乐部!!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dtlpw.com/jbby/16414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最新文章
    热点文章
    推荐文章

    Copyright © 2012-2020 新生儿窒息版权所有

    现在时间:

    冀ICP备20001171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