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本文来源:内蒙古新闻网」
因为热爱,她成为了一名医务护理工作者
妇产、内科、感染、理疗、肿瘤、心内……
多个科室的历练,成长为优秀护士长、临床护理专家
尽管职业的责任和工作的繁重让许多人望而生畏
但她却初心不改、始终如一
二十八载的坚守与付出,无怨无悔
一路走来,没有惊天动地
有的只是平实中的温暖、爱心、奉献与坚守
她就是,医院心脏康复科护士长廉玉平
爱的选择
廉玉平,年出生在乌拉特前旗白彦花黄河岸边的一个村子。小时候体弱多病,父母经常带她就医。每当看到穿“白大褂”,就觉得那是天下“最美”的人,立志要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。年,她如愿考入巴盟卫校护理专业学习。她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,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刻苦学习专业知识,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。在校期间,不仅担任班长,还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在校三年的出色表现,毕业时被评为优秀毕业生,并被留校任教。但她更喜欢临床护理,郑重向组织提出申请,被分配到医院从事了护理工作。
刚到妇产科工作时,她从一点一滴开始,虚心学习、主动请教,很快成了行家里手。产房里,面对产妇每一次阵痛带来的呻吟,她都会不厌其烦地解释和鼓励,尽可能帮助产妇减轻分娩的疼痛。工作中她不怕脏不怕累,每一次面对羊水血水包围的血糊糊新生儿,她都耐心地做好清洗护理工作。她周到细致的服务受到产妇和家属的广泛好评。一次次的接生中,她不仅见证了新生命的诞生,而且更增加了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。
廉玉平安抚患者
在心内科工作期间,医院走廊里突然心脏骤停。听到呼喊,她一路小跑,以最快的速度到位,组织医护人员就地抢救。经过5个多小时的努力,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。经过十多天的治疗,患者转危为安,平安出院。就在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,因长时间的跪地,导致自己腰部受损,造成永久性的伤痛。至今,只要天气变化或者干重活,都会钻心的疼痛,但她无怨无悔。
都说患者跟着医生走,但她所在的科室是患者跟着护士走。医院搬迁到新区后由于科室重组,她被调到心脏康复科,一些老病号也随之而来,将信任与健康再次托付给她带领的护理团队。对患者的暖心细节随处可见。护士站的便民服务台除了有针线等日用品外,还为患者准备了糖块,以便患者低血糖时马上服用。并将医生的电话号码张贴在醒目位置,方便患者随时联系。健康宣教栏实用简洁,患者可以随手翻阅。数年如一日,她带领护理团队给予每一位患者无微不至的关心照护,深受患者信赖和好评,数次收到表扬信与锦旗。
作为科室的“管家婆”,实行精细化管理,严格护理质量考核,对科室的开支严格把控,把科室管理的井然有序。工作的每天清晨,是她最忙碌的时候——病区晨间护理;床头交接,询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,指导评估,纠正患者不合理生活习惯;查看患者的护理措施落实情况,对发现的护理缺陷及时弥补;仔细翻阅护士的病情观察记录,查看护士对医嘱处理是否正确,以确保每一位患者的安全……每一个细节,她都追求卓越。
她是工作中的良师,亦是生活中的益友。科室里不论是医患纠纷化解,还是家庭有困难,都能看到她在帮忙,尽全力为一线医护人员做好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。她乐于助人、为人豪爽,大家有事情也愿意找她。如今,科室流传一句话——“有困难,找护士长”。
初心使然
年的“非典”,至今令人记忆犹新。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作为临床骨干护士的她,没有退缩,毅然选择了“逆行”。在抗击“非典”一线工作了50多个日日夜夜。当别人问她“不怕感染吗?”她淡然一笑,我是感染科护士,我懂得个人防护。
一次在护理一位30多岁的女患者时,由于其肺部严重受损,呼吸困难,患者表情紧张、焦虑,高流量吸氧都已无法缓解患者的痛苦。当时她不顾自己被感染的风险,拉着患者的手,轻声安慰,鼓励她放松情绪,积极配合医生治疗。她当班的8个小时就更换了3瓶氧气,多次为患者喂水喂饭、拍背、接大小便、按摩上下肢,努力缓解患者的痛苦。第二天早上,当听到患者在凌晨死亡的消息,在场的人都低下了头,眼里噙着泪水。她在心中默默发誓,要用自己的努力尽可能挽救更多的生命。
年初新冠疫情突袭,她主动请缨到抗疫一线工作,虽然因年龄原因没有成行,但保障工作她一点都没有落下。其间,她负责全院的门禁管理,每天上下午巡视住院病区2次,对不规范的门禁及时给予纠正。每天从19层楼步行至少往返4次,认真负责的工医院领导的好评。为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,她及时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,严格实行一患一陪护。在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,她每天早出晚归,与护士共同分担护理工作。为减少交叉感染,她为出院患者建立了“心脏康复冠心病之家”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dtlpw.com/jbby/19663.html
北京专科扁平疣医院 http://m.39.net/pf/a_[详细]
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,高龄、高危产妇日益增多,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也随之[详细]
北京专科扁平疣医院 http://m.39.net/pf/a_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