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江晚报·小时新闻通讯员宋黎胜应美芳记者吴朝香
“终于转普通病房了!”年1月10日下午,历经惊险的应女士(化名)被医务人员缓医院(医院东南院区)重症监护室(ICU),转入产科病房。至此,一场恶仗以多学科医护团队齐心协力而获胜。
应女士今年41岁,是位孕37周+的高龄孕妇。近期,她自测核酸抗原阳性,有咳嗽,咳痰,痰中带血丝,自述戴口罩时偶有胸闷,10医院时胎膜已破。
胎膜早破可导致脐带脱垂、胎儿窘迫、胎儿宫内感染、新生儿窒息等,“高龄孕妇胎膜早破,立即手术!”产科医生对孕妇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后,决定为她行急诊剖宫产手术。应女士被推进手术室,产科主任邵岚及王华君医师严阵以待。
危险接踵而来,血氧饱和度只有65%!监护仪上的数值让所有人一惊,立即予病人高流量吸氧。急诊胸部CT显示,应女士的两肺为病毒性肺炎,病灶总占约比70%,已经是“大白肺”。此外,她的肝肾功能受累及,凝血功能也异常……
孕妇的安危牵动人心,邵岚主任第一时间启动急危重症孕产妇抢救流程,分管院长和医务部立即进行协调,产科、麻醉科、新生儿科、输血科、手术室等迅速反应,一场紧急救援立即开始。
产科等医生在手术中
在持续高流量吸氧的情况下,医疗团队沉着应对,有序、紧凑地配合,手术顺利完成。伴随响亮的啼声,一个新生命被医生温暖的手平稳托起,守候在一旁的新生儿科医生立即为宝宝检查,各项客观指标均显示宝宝非常健康。
“急孕产妇本就属于高危人群,新冠病毒感染加重了重症的程度。”手术中,在高流量氧气的支持下,应女士的血氧饱和度波动在85-87%。患者血氧不升,新冠专家组会诊讨论后,应女士被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监护进行治疗。
救治过程中,山海协作——医联体上下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医院院长杨向红,是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、主任医师。年1月25日,她作为浙江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一员到武汉50多天,积累了新冠病人救治经验;年上半年“山海”提升工程,她被派至仙医担任院长。此次她带领仙医重症医学科医疗团队迅速救治,开展多学科MDT讨论,同时请总院(医院)重症医学科主任孙仁华远程会诊,共同制定救治方案,通过高流量吸氧,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、俯卧位通气治疗法,同时给予抗炎、抗病毒、抗凝等一系列综合治疗,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,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。
杨向红(坐者)与同事们讨论病历
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,应女士病情逐渐趋于稳定,复查CT显示“白肺”明显吸收减轻,血氧饱和度也恢复正常。至1月13日,转入产科病房第4天的应女士情况稳定。
一个月来,医院遭遇巨大压力与挑战。医院现有8医院,多名专家常驻在基层。医院即使人手紧张到极限时,下沉专家都在基层岗位,恪尽职守,医院提供新冠患者救治的远程会诊多例。
杨向红介绍,住院病人数达到了建院80多年来最高峰,但与15家医共体的协作仍井然有序。“根据研判,春节期间不少人返乡,乡村感染人数相应增加,我们已有准备。”
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、复制、摘编、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,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。
钱江晚报·小时新闻通讯员宋黎胜应美芳记者吴朝香“终于转普通病房了!”年1[详细]
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,高龄、高危产妇日益增多,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也随之[详细]
钱江晚报·小时新闻通讯员宋黎胜应美芳记者吴朝香“终于转普通病房了!”年1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