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新生儿窒息 >> 疾病预防 >> 正文

幼儿意外事故急救法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16-11-25 23:36:50

急!急!急!……拍!拍!拍!

对于幼儿来说窒息和异物卡喉可不是什么小事,特别是0-4岁的儿童。我国每年有上千名儿童因此夭折;也有因此而发生脑缺氧,成为植物人的情况。

那么当家政护理员遇到儿童异物意外窒息该怎么办呢?

预防措施

1.宝宝哭笑时不要进食。

2.5岁以下的小儿不要喂食颗粒状的食物,如花生、豆类等。

3.婴幼儿床旁边不要放有衣物和尿布。

4.婴幼儿不要蒙被子睡觉或者俯卧睡觉。

急救处理

一、判断窒息

除去窒息的原因:如有遮盖物,除去面部遮盖物。

婴幼儿发生呛咳,面色青紫,呼吸微弱、呼之不应。

二、婴幼儿取平卧位,打开嘴唇仔细检查口腔和咽喉部,在可视范围内发现异物及时用手取出阻塞物,保证呼吸。若处理失败可采取拍背法或推腹法进行急救。

1.拍背法护理员坐在凳子上,两脚呈90°,左脚往前半步,使双膝呈高低位。将婴幼儿放于护理员双腿上,婴幼儿前胸紧贴护理员的膝部,头部略低。护理员以适当力量用掌根拍击婴幼儿两肩胛骨中间的脊椎部位。一般拍击4~5次。

2.推腹法将婴幼儿平卧至于适当高度的桌上或床上。护理员立于婴幼儿右侧。左手放在婴幼儿脐部腹壁上,右手置于左手的上方加压,两手向胸腹上后方向冲击性推压,促进气管异物被向上冲击的气流排出。重复推动数次,促使异物咳出。

3.清除异物打开嘴唇仔细检查口腔和咽喉部,在可视范围内发现拍出或咳出的异物及时取出。

4.观察呼吸、脉搏,并拨打“”。

5.呼吸判断护理员耳朵贴近婴幼儿口鼻部,侧耳细听呼吸声或感觉有无气流从口鼻呼出,同时双眼注视胸部有无起伏。

三、脉搏搏动判断触摸颈动脉搏动(颌下与其耳间的连线处中点)。触摸脉搏不少于5~10秒。

1.确认婴幼儿呼吸、心跳停止,及时拨打“”,并立即进行抢救等待“”的到来。

2.开放气管通道采用仰面推颏法,护理员1手掌按压婴幼儿前额,使头后仰15°,另1手将婴幼儿的口张开,将食指、中指放在下颏骨处抬高下额,伸直颈部,开放气道。但注意婴幼儿不可过度伸直颈部,以免气管受压变形影响呼吸。

四、人工呼吸

——1岁以下的婴儿,采用口对口、鼻的方法。护理员用口封住婴儿的口鼻进行吹气。

——1岁以上的儿童,采用口对口的方法。护理员深吸一口气,用口盖严儿童的口腔,捏紧鼻孔,缓慢、有力、均匀地吹气,以儿童胸部稍膨起为宜,随之放松鼻孔,让儿童肺部气体排出。速度为每3秒1次,每隔4次循环后,应检查儿童呼吸是否恢复。

五、胸外心脏按压

心跳、呼吸骤停互为因果,所以心脏与呼吸复苏应两者同时进行。最好有2人配合,1人负责胸外按压,1人负责人工呼吸,心脏按压5次,人工呼吸1次作为1个循环。如果仅1人抢救时,也尽量按照5:1的比例交替进行。

——1岁以下的婴儿,应用1手垫在背部,支撑起婴幼儿的头颈部,用另1手的两指按压胸骨下部的位置,每分钟大于次,按压的深度为至少约胸廓前后径的1/3。

——1岁以上的儿童,将儿童放于硬板床上,1手掌根部紧贴胸骨下部垂直向下按压,按压频率和按压深度同上。胸外按压30秒后评估心率恢复情况。

总结

伴随着宝宝的成长发育,从翻身、坐起、站立、到走路等等,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伤害。为了防止意外造成的伤害,家中危险的物品都要收好,放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。面对各种防不胜防的意外伤害,家长或家政护理员最好也要掌握一些婴幼儿急救常识。

作者:上海妇儿活动指导中心方磊

赞赏

人赞赏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
小儿白癜风有什么症状
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dtlpw.com/jbyf/1833.html
最新文章
热点文章
推荐文章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新生儿窒息版权所有

现在时间:

冀ICP备20001171号-4